险企高管薪酬分化,代理人月均收入首破万元丨年报观察

Thomas 280 0

随着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年报悉数披露,保险业“打工人”的苦与乐也展示在人们面前。

高管角度看,中国平安以“千万级”年薪继续领跑行业,而其他险企薪酬水平呈现分化态势,折射出险企在人才激励与风险管控间的博弈。

代理人层面,中国平安代理人人均月收入达10395元,同比增加582元,历史首次突破万元。其他几家险企代理人队伍和人均产能也出现明显回暖之势。

不过,2025年因产品转型和报行合一,代理人队伍的挑战仍存。

平安领跑高管收入榜

中国平安仍是行业“高薪标杆”,其董监高中8人年薪突破500万元。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以1342万元税前年薪问鼎榜首,较2023年薪酬增长近3倍;合规负责人张小璐以1068.2万元紧随其后。董事长马明哲等6名高管税前薪酬介于500万-701万元。2024年平安董监高税后人均薪酬为363万元,同比增长10%,但仍低于2022年峰值。

与平安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太保2024年高管薪酬明显调降,最高薪总精算师张远瀚年薪由488.4万元降至257.5万元,300万元以上年薪职位“清零”。而新华保险则实现薪酬总额增长近30%,董监高税前报酬达1681.4万元,职工代表监事刘崇松年薪升至258万元,新任董事长杨玉成年薪198.5万元。

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呈现“总量降、人均升”特点。中国人寿董监高薪酬总额同比下降9.3%至1624.4万元,但因人员调整,人均同比上涨约6%;中国人保薪酬总额下滑6.8%至1174万元,人均亦微增5%。两险企在职高管薪资多以持平或微涨为主。

在金融业“降薪潮”与净利润大增77%的背景下,险企薪酬体系更强调长期风控。五大险企普遍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将高管激励与风险调整后业绩挂钩。

如中国太保推行“岗责匹配、业绩导向”机制,中国人寿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试图平衡短期激励与稳健经营。

代理人队伍企稳后挑战仍存

2024年,基层代理人数量和产能有了明显企稳回升之势。

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代理人总数达138.52万人,同比降幅收窄至2.71%,较2023年13.63%的断崖式下滑显著改善,宣告行业历时五年的“清虚”行动接近尾声,代理人队伍进入量稳质升新阶段。

五大险企代理人规模呈现“四降一升”格局。

中国人寿以61.5万人的体量稳居行业首位,同比降幅收窄至3%;平安人寿成为唯一逆势增长者,代理人数量达36.3万人,同比增长4.6%,连续三个季度回升,较2023年末净增1.6万人。太保寿险、人保寿险代理人分别为18.8万人、8.28万人,同比降幅为5.53%、6.76%;新华保险代理人规模收缩最显著,同比下降12%至13.64万人。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该公司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代理人渠道改革是中国平安大刀阔斧改革的攻坚点之一。现在的中国平安代理人数量是一个比较适合的规模,2025年中国平安不会进一步压降代理人规模。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表示,经过连续几年的市场清虚和队伍流失,当前留存的代理人队伍大多为市场洗礼下长期服务的人员,本身具有长期经营保险业务的职业规划,人员也较为稳定。

随着各项绩优代理人计划的实施,宋占军认为,发展绩优代理人的同时也要拓展新的人员,维持规模和拓展业务的基础仍是保险行业的稳定增长。宋占军预计未来代理人规模将稳定在现有基数。

与人员企稳一起发生的,还有代理人产能指标的提升。

平安人寿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3.3%至10.13万元/年,月均收入达10395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15.0%,优增新人数量增长29.4%;太保寿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6734元,同比增长30.4%,核心人力月均产能突破5.4万元;新华保险月均人均综合产能同比大增41%,绩优人力占比提升至12.5%;人保寿险月人均新单期交保费9921元,同比增长13.1%,有效人力留存率同比提升。

不过2024年的成绩已属过去,2025年的挑战正在逼近。

经代渠道和银保渠道,率先开始了“报行合一”。受此影响,这两个渠道佣金水平较之前下跌30%-50%。出于生存压力,相关渠道不少销售人员流入保险主体公司。但个险的“报行合一”也在逐渐拉开序幕,传统依赖高佣金激励的销售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头部险企代理人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个险佣金水平较之前下降幅度很大,甚至有产品佣金直接腰斩。

另一边,以分红险为主导的产品结构转型进一步要求代理人掌握更复杂的金融知识和长期服务能力,这多少影响了代理人未来的留存率和人均产能。

随着DeepSeek席卷行业,AI加速了信息平权,曾经行之有效的销售手段即将失灵。

在过去,多数保险代理人销售以“人情单”为主。但随着AI的介入,客户轻松问几个问题,就能把过去云里雾里的保险知识梳理得清清楚楚。这不仅拷问着代理人存在的价值感,也将其与客户间原本的专业信息差,逐渐消弭。

如果未来代理人无法为客户提供足够专业的服务,那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但如果代理人没有稳定的收入,那更谈不上职业化。如果没有职业化,自然专业化无从谈起。这也意味着市场的“二八分化”趋势将愈发明显。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